智能电网,光伏和能量收集智能电网,光伏和能量收集项目安排
适合人群
科研背景与现有电网相比,智能电网体现出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的显著特点,其先进性和优势主要表现在: 1. 具有坚强的电网基础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能够抵御各类外部干扰和攻击,能够适应大规模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电网的坚强性得到巩固和提升。 2. 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电网基础设施有机融合,可获取电网的全景信息,及时发现、预见可能发生的故障。故障发生时,电网可以快速隔离故障,实现自我恢复,从而避免大面积停电的发生。 3. 柔性交/直流输电、网厂协调、智能调度、电力储能、配电自动化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电网运行控制更加灵活、经济,并能适应大量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及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的接入。 4. 通信、信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大大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电能损耗,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 5. 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为运行管理展示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同时能够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控制实施方案和应对预案。 6. 建立双向互动的服务模式,用户可以实时了解供电能力、电能质量、电价状况和停电信息,合理安排电器使用;电力企业可以获取用户的详细用电信息,为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科研论文在教授的引导下,学生们将进行学术研究以及探讨,并结合课程内容完成一篇科研论文或其他教授要求的科研产出。科研产出的形式(小组形式或个人形式)由教授全程把关。 教授介绍![]() 华盛顿大学终身教授 传感器、能源和自动化实验室主任 该教授于1992年获得乌克兰基辅理工学院的电子工程学士学位,1994年获得德州农工大学的电子工程硕士学位。1999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了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学位,并辅修了哈佛商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技术管理。目前他是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电气工程系的教授和传感器、能源和自动化实验室(SEAL)主任。该教授是120多个技术出版物的作者。他曾担任IEEE《电介质和电气绝缘》杂志的副编辑。他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CAREER奖、IEEE杰出分会顾问奖和华盛顿大学EE杰出研究顾问奖的获得者。 任职大学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始建于1861年,位于美国西海岸西雅图,是世界著名的顶尖研究型大学。建校以来,华盛顿大学及其校友创做出无数造福全人类的重大发明:发明了乙肝疫苗、肾透析术,绘制了人类基因图谱,揭示了生命奥秘,主持设计了世界上最大的波音747客机、月球轨道飞船和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培养了11位太空宇航员,发明了乙烯合成橡胶技术,参与了NASA宇宙飞船探月研究项目,开发了计算机DOS操作系统等等。华盛顿大学教授中有20位诺贝尔奖、1位菲尔茨奖、2位图灵奖、167位美国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252位美国院士,包括:85位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76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60位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29位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5位美国哲学院院士,2位美国国家公共管理科学院院士。 科研计划
科研内容本课程作为对电力系统广泛主题的介绍。它将侧重于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的经济基础,而不是电力工程方面。该课程将涵盖电力、发电、供需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受监管和放松监管环境中电力市场运作的各个方面。课程的另一部分将重点介绍智能电网各个组成部分的概念,以及它们对能源行业的影响,包括可再生能源整合、PHEV 普及、需求侧管理和温室气体 (GHG) 减排。能源政策建模和分析,例如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和绿色能源投资激励措施,也将被纳入课程。 ![]() 成果收获
项目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