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场理论中的高能物理量子场理论中的高能物理项目安排
适合人群
科研背景在理论物理学里,量子场论(英语:Quantum field theory,简称QFT)是结合了量子力学、狭义相对论和经典场论的一套自洽的概念和工具。在粒子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中,量子场论可以分别为亚原子粒子和准粒子建立量子力学模型。量子场论将粒子视为更基础的场上的激发态,即所谓的量子,而粒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则是以相应的场之间的交互项来描述。 科研论文在教授的引导下,学生们将进行学术研究以及探讨,并结合课程内容完成一篇科研论文或其他教授要求的科研产出。科研产出的形式(小组形式或个人形式)由教授全程把关。 教授介绍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 高能实验组研究员 该教授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专注于中能核物理领域。之后,他转变方向从事高能物理研究。作为一名初级教员,他与普林斯顿、BNL和TRIUMF的同事一起设计、构建和分析BNLE787的数据,这是一项寻找罕见衰变的研究。在E787的第一阶段完成后,教授的兴趣在1990年左右转向了SSC,在那里他与Mike Shaevitz共同领导了GEM的读出电子产品 子系统。在1993年SSC的消亡之后不久,他又成为了日本KEK Belle协作的创始成员,他在那里进行了研究,直到2008年。他目前担任美国CMS的副运营项目经理 是布鲁克海文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成员。他于1984年加入普林斯顿大学,从事教员以及研究院工作至今。 任职大学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位于美国东海岸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市,是美国大学协会的14个始创院校之一,也是著名的常春藤联盟成员。截止至2019年,普林斯顿大学共培养了2位美国总统、12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以及众多美国国会议员。截止2020年3月,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中,共产生了68位诺贝尔奖获得主(世界第十)、15位世界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世界第三)、14位世界计算机最高奖图灵奖得主(世界第四)。2019-2020年,普林斯顿大学位列U.S. News美国最佳大学排名全美第一。 科研计划
科研内容本课程是现代粒子物理学的入门课程。课程的第一部分和主要部分是介绍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所依据的一般思想:量子场、规范理论和自发对称破缺。第二部分是关于标准模型本身,包括量子效应的一些发展和强力理论的简要介绍:QCD。最后一部分是关于标准模型之外的两个常见扩展:中微子质量和大统一,以及概述标准模型中的一些未解决问题,导致层次结构问题。 标准模型导论、经典场论要素、量子场导论、相互作用理论和费曼规则、量子电动力学过程、非阿贝尔规范理论、自发对称破缺、温伯格-萨拉姆模型、标准模型谱和拉格朗日,1 环物理的元素:重整化,QCD 简介,中微子质量,大统一,有效场理论的各个方面,强 CP 问题,规范层次问题,超对称简介。 成果收获
项目亮点
|